建筑材料范文 建筑材料的总结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建筑材料范文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建筑材料范文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...
扫一扫用手机浏览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平水韵范文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平水韵范文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以云作韵脚(押云韵即平水韵十二文韵)的古诗例文非常多,现举两例供参考:
和韦庶子远坊赴宴未夜先归之作兼呈裴员外(员外亦爱先逃归)
文/唐 · 白居易
促席留欢日未曛,远坊归思已纷纷。
无妨按辔行乘月,何必逃杯走似云。
银烛忽抛杨柳曲,金鞍潜送石榴裙。
到时常晚归时早,笑乐三分校一分。
法云寺双桧
文/唐 · 温庭筠
晋朝名辈此离群,想对浓阴去住分。
题处尚寻王内史,画时应是顾将军。
长廊夜静声疑雨,古殿秋深影胜云。
一下南台到人世,晚泉清籁更谁闻。
中国多民族化,各省语言读音各不相同,真正讲标准普通话的人也不多,如果认为平仄是那么重要的话,那么不会普通话的人写诗,怎能写出平平仄仄、仄仄平平的诗呢!所以我认为我们现代人对平仄不那么重要,如果被平平仄仄局限捒搏,那么不会讲普通话的人永远不会写诗?***满口湖南语,他不会讲标准的普通话,所以他写的诗不讲求平平仄仄,但他写的诗词同样闻名世人。所以我个人认为写诗平仄不平仄不重要,重要的是诗文上下文相呼应,诗的意境鲜明,耐人寻味就是好诗。
对于写诗,平厌其实并不重要,只要通顺易读就好。
但对于对联,要不分平厌,各自为政,没有规则尊守,那就等同于造句,不是对联。
以上只是个人观点,不代表任何人。不喜勿喷。特别申明。
平仄到底重要不重要?
这要分是什么诗体。平上去入古代汉语四声,在南朝齐梁时才开始发现,你不可能要求这之前的诗歌去讲究平仄吧?即使是诗歌爆炸的唐朝,格律诗(近体诗)的各项规则直到中晚唐才基本定型,这之前失替、失对、失粘的近体诗比比皆是。如李白看了都不敢题诗的崔颢那首《黄鹤楼》:黄鹤一去不复返,白云千载空悠悠。这里本该对仗,却不对仗,而且“黄鹤一去不复返”仅一个平声字,明显失替出律,照样让人景仰就是这个原因。
唐诗中不仅仅只有格律诗,还有大量的五古、七古、乐府诗,这些诗本就是不讲平仄格律的。
代表李白最高艺术成就的诗,也不是格律诗,如《蜀道难》、《将进酒》、《梦游天姥吟留别》这些都是乐府体诗,不仅不讲格律,而且字数都不固定,三言、五言、七言,甚至十言句也夹杂其间,如果用平仄格律去检测这些诗,那就是笑话一个。
李白不是不能写格律诗,其即兴写就的. 《清平调》“云想衣裳花想容”等三首,不仅美仑美奂,而且无一处出律。但李白个性就是狂放,想怎么来就怎么来,出出律又算得了什么,谁能有他那充足的底气呢?
题主举的《送孟浩然之广陵》
按照“一三***论,二四六分明”法则,只要不出现孤平、三仄尾、三平尾(三平调)句,就符合格律基本要求。这样看来,也仅仅只有第二字“人”应仄却平,一处出律。而题主这个所谓的平仄格律检测器,四句二十八字却有十三处出律,实在是荒唐得不能再荒唐,完全不知道格律为何物!
而题主举的另两首又怎样呢?
这两首,一首是柳宗元的 《江雪》,押的是入声韵;另一首是贾岛的《寻隐者不遇》,押的是仄声韵。这两首都是五言古绝,属古体诗范畴,本就无平仄要求,却要去拿平仄格律检测器去检测,这就等于拿西洋画的标准去检测国画了,实在不好意思啊!
现在一些人,学了两天平平仄仄,就拿格律当圣经,连“一三***论,二四六分明”这样的基本变通都不知道,只要看到有一处不一样,也不管是不是一三五变通句,就象蚊子看到了鸡蛋上画的线,就以为找到了缝隙,那一个兴奋劲,简直无法形容啊!
问题:《渡河北》是格律诗还是古体诗?
题主之所以会这样问,是因为,这首诗写成于南北朝。因为很多人以为只有唐朝才会出现格律诗。其实标准的格律诗在南北朝后期就有了,但是大部分的诗作存在失黏的现象。
这首诗的作者王褒(约513~576年),字子渊,琅琊临沂人,是南北朝齐梁时期的文学家 。
一、《渡河北》
我们看看这首《渡河北》,这是一首乐府诗,以格律诗的方式写成:
秋风吹木叶,还似洞庭波。常山临代郡,亭障绕黄河。
心悲异方乐,肠断陇头歌。薄暮临征马,失道北山阿。
第一联是标准律句:
秋风吹木叶,还似洞庭波。平平平仄仄,中仄仄平平
第二联也是标准律句:
常山临代郡,亭障绕黄河。平平平仄仄,中仄仄平平
问题是这一联与上联失黏,第三句应该是 中仄平平仄,第四句应该是平平仄仄平。
第三联:也是变格的格律诗律句
心悲异方乐,肠断陇头歌。平平仄平仄,中仄仄平平
第五句虽然是变格,但也是格律诗允许的句式。
第四联:也是标准律句
薄暮临征马,失道北山阿。仄仄平平仄,中仄仄平平
这一联两句都是标准律句,只是第八句失对,应该是:平平仄仄平。
二、《关山月》
除了王褒的《渡河北》,《关山月》也是一首以格律诗写成的乐府曲辞。关山夜月明,秋色照孤城。影亏同汉阵,轮满逐胡兵。
天寒光转白,风多晕欲生。寄言亭上吏,游客解鸡鸣 。
看完了上一首解析,这一首就更清楚了,也是一首失黏的格律诗。
第2、4、8句都是:中仄仄平平。
第1、3、5、7句都是:中平平仄仄。第6句:平平仄仄平,与第5句失对。
这首诗也全部是标准的律句,只是没有按照黏连与对仗的规则组合。这都是早期格律诗的特点。
三、《长安道 》
王褒的另一首以格律诗写成的乐府诗《长安道 》
槐衢回北第,驰道度西宫。树阴连袖色,尘影杂衣风。
***桑逢五马,停车对两童。喧喧许史座,钟鸣宾未穷 。
这首《长安道 》和《关山月》、《渡河北》一样,也是全部使用律句,但是有失黏失对的现象。
第2、4、 句都是:中仄仄平平。
第1、3、5句都是:中平平仄仄。
第7句是:平平仄仄仄,这也是律句中常见的三仄尾
第8句:平平仄仄平,与第7句失对。
这种齐梁时期的格律诗,在初盛唐时还能见到。失黏的问题在唐朝沈宋时期定型,渐渐地被诗人所接受。而且被科举所***纳,成为了格律诗的标准。
老街前面说过,在南北朝有完全标准的格律诗,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找找看。
@老街味道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平水韵范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平水韵范文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